01
螺纹承载分析
螺丝君参考了某螺牙承载力测试试验,了解到螺纹连接拧紧后,每一个颗牙的承载都是不一样的,第一颗牙承受了最多的载荷,之后按照螺牙顺序依次降低。
如下表所示:第 1 颗螺牙承载的轴向力的比例最高,达到34%,按照螺牙顺序依次降低;第 6 颗螺牙的承载比例仅为9%,第 7 颗螺纹后,几乎不承受载荷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设计对比试验,将铝合金内螺纹,分别吃牙3颗、5颗、7颗。测试螺纹连接在这三种状态下的螺纹承载比例,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。
当螺纹吃牙为 3 颗时,第 1 颗牙的载荷分布约45%,高于螺纹吃牙为 5 颗和 7 颗载荷比例约38%。
当螺纹吃牙为 3 颗时,第 3 颗牙的载荷分布约25%,高于螺纹吃牙为 5 颗的载荷比例17%和螺纹吃牙为 7 颗的载荷比例15%。
总体来说:螺纹吃牙颗数越多,前几颗螺纹的承载比例越小。
02
螺纹吃牙颗数建议
通过以上的实验分析,每个螺纹的承受载荷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那么,应该如何设计吃牙颗数呢?螺丝君认为:在保证螺纹拧紧不产生滑牙失效的基础上,吃牙颗数相对越少越好。
而是否会产生滑牙失效的主要影响因素,是轴力和扭矩大小,因此,我们可以从两种拧紧方法来进行考虑,一是扭矩法,二是过屈服拧紧法,通常是角度法。
1)扭矩法
扭矩法拧紧一般不过屈服,螺栓的利用率最高也只能达到70-90%,最终的轴力和扭矩相对过屈服拧紧法较低。
因此,结合上面的试验分析,建议最少的吃牙颗数不低于 5 颗,如果仅 3-4 颗牙时,首颗螺纹承受载荷较大,螺纹易屈服或损伤,进而导致轴里衰减较高,设计余量不够。
通常来说,扭矩法拧紧吃牙颗数建议不超过 10 颗,颗数越多,不仅增加成本、影响拧紧节拍,而且易出现拧紧异常(吃牙数量越多,对螺牙精度和一致性要求也越高)。
综合以上分析,扭矩法拧紧的吃牙颗数在 7-9 颗最合适。
2)过屈服法拧紧
过屈服法拧紧的螺栓利用率达到100%,轴力和扭矩相对较高,此时铝合金内螺纹吃牙颗数设计为7-9颗可能是不够的。
过屈服法拧紧的位置一般较重要,拧紧时产生内螺纹滑牙会增加返工和维修难度。
因此,设计上要保证即使将连接副拧至失效,失效形式应为螺栓断裂,而不是内螺纹滑牙。
需要注意的是,当拧紧载荷较大时,承载最大的第一颗牙会产生塑性变形,这会增加后面的螺牙承载。
因此,在过载拧紧时,啮合长度增加,吃牙颗数越多,内螺纹越不容易出现滑牙。
此时,可以参考VDI2230计算出的螺纹不产生滑牙的最小啮合长度。
下表,给出了常用配合情况下的啮合长度。
铝镁铸造合金的啮合长度要远高于钢和铁材料的啮合长度;连接的螺栓强度越高,啮合长度则越长,如10.9级螺栓的啮合长度是2.5d,而8.8级螺栓的啮合长度是2d。连接件材料强度越低,啮合长度则越长。
举个例子:M6*1 8.8级的螺栓配合布氏硬度为80的内螺纹,按照上表最小啮合长度应为12mm,螺纹螺距是1mm,则吃牙颗数最少为12/1=12颗,可以发现过屈服拧紧的吃牙颗数,多于扭矩法拧紧的7-9颗牙。
因为VDI2230计算出的吃牙颗数能保证拧至失效,螺纹不会滑牙。而扭矩法拧紧的7-9颗牙,拧至失效则不一定能保证螺纹不滑牙。
03试验验证
前面,介绍了扭矩法拧紧和过屈服法拧紧的理论推荐吃牙颗数。
那么,设计的吃牙颗数能满足特定零件的要求吗?还需要结合实际零件进行试验验证。
这里,螺丝君给各位老铁介绍通过重复拧紧法进行验证,具体操作如下:
1)调研连接位置的使用需求,了解该位置后续可能会重复拆装的次数。
2)了解该位置的拧紧工艺,如扭矩法20Nm,如过屈服角度法100Nm+90°。
3)在拧紧工艺的基础上,增加15%的安全余量。扭矩法20Nm,则试验拧紧至23Nm;过屈服角度法100Nm+90°,则试验拧紧至115Nm+105°。
4)按照第三步的拧紧工艺和第一步设定的拧紧次数(通常不超过10次),进行重复拧紧。
5)如果是拧紧工艺是过屈服法拧紧,最后一次可拧至失效。
当拧紧过程中出现螺纹滑牙和损伤,过屈服法拧紧拧至失效时,螺纹滑牙,则说明吃牙颗数不够,可适当增加吃牙颗数后,按照上面步骤再次进行试验。
如拧紧过程中未产生滑牙和损伤,过屈服法拧紧拧至失效时,螺栓断裂,则说明吃牙颗数满足使用要求。
04螺丝君经验与总结
1)螺纹连接副拧紧后,第一颗牙承受载荷比例最大,之后按照螺牙顺序依次降低。
扭矩法拧紧的推荐吃牙齿颗数为7-9颗;过屈服法拧紧的推荐的啮合长度为2d(8.8级螺栓),2.5d(10.9级螺栓)。
2)通过重复拧紧试验,可验证设计的吃牙颗数是否会产生滑牙失效?
重复拧紧的次数可参考连接位置的使用需求,拧紧的扭矩和角度,可在设计的拧紧工艺基础上增加15%比例,过屈服法拧紧,需进行过载试验,验证螺纹是否会滑牙。
文章摘自 螺丝君